疫情过后,你会重新认识住在城市和乡村哪个更幸福吗?_资讯_易房客西安站

疫情过后,你会重新认识住在城市和乡村哪个更幸福吗?

2024-06-02       浏览次数:83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首先想说现在的乡村可不是八九十年代的乡村了。那时候的乡村种地还要缴纳公粮,那时候的乡村人口比例能到80%左右,同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有几百人的。从改革开放开始乡村人口比例就开始下滑了,从1985年的80%左右到1996年的70%且开始逐年下滑,随着城镇化的进展截至2015年乡村人口比例已经低于50%,现在只有42%左右。

  

  元熙樾府售楼部认为但现在的乡镇已经今非昔比了。首先乡镇的农业户口已经是“香饽饽”了,如果之前户口已经迁出为城镇化户口,则再迁回去可以,但再想成为农业户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其次之前很多人离开乡镇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高收入,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乡镇所提供的收入来源已经不足以打动背井离乡了,当然跟各地的经济依托有关。而且乡镇早已经有了养老保险等医疗措施,虽然可报销比例偏低。

  

  当然了,各个乡镇条件不一样,乡镇相对来讲除了居住面积大、空气质量相对好、生活成本偏低等之外,可以再观察下所在乡镇的年轻人比例。年轻人多,意味着该处的乡镇可以提供很多不错经济收入的渠道。以我家乡胶东半岛来讲,我们村的年轻人还是挺多的,有估计三分之一的初中同学没有离家,而是在家乡发展各种事业,可种地面积很少,但围绕海产养殖、围绕农业必需品、开店个体户、开厂小微企业等居多,也有年产值过亿的工厂。年收入十几二十万以上的比比皆是。即使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有很多是有海产养殖等收益的,就连每年村委的选举都有一半是三十左右的年轻人在竞聘。村里很多人家是有相当可观存款的,也有不少人家在一二线城市是有房产的,一般给子女准备的居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的产业不同,收入来源等也就不同,只要能产生好收益的地方都是可以考虑的。像著名的“华西村”不仅仅是不外走,更是很多人的向往之地。

  

  除了这些外在的条件,家里环境带来的幸福感是内在的,走哪都不好改变的。


打赏
凡注明"来源:易房客"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